魏娜
北京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评分: 9.2
响应率:
约聊人数: 219
  • 人际关系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围绕着关系展开,在关系中的不安焦虑和挫折足以破坏生活的幸福体验感。你是否在人际交往中总被困在这些情境? 社交焦虑漩涡:聚会前心跳加速,担心“说错话”,独处时孤独,社交后却精疲力尽 讨好型人格枷锁:习惯性说“没事”,优先满足他人需求,却在深夜被委屈感吞噬 边界失守困境:被同事过度索取,替朋友保守秘密却反被背叛,家人干涉私生活敢怒不敢言 冲突恐惧模式:为避免矛盾永远当“老好人”,真实想法积压成怨恨的暗流 存在感透明化:在群体中总是隐形人,发言被打断,需求被忽视,仿佛自带“被忽略”磁场 代际关系创伤:与人沟通触发童年阴影,控制不了的一些行为爆发出来,成为自己最讨厌的“翻版父母”。 孤独感:总觉得没有人懂自己,朋友很多却难交心的“孤独社交家” 嫉妒与竞争煎熬:看到他人被关注时心口发紧,总在比较中贬低自我价值 过度依赖黑洞:一旦独处就恐慌,总希望有人能引导或者陪伴自己,对自己不够信任。等等 我们往往发现原来这些困扰的根源并不在你意识之内,一些潜意识的念头或者是情绪一直在左右你的生活和关系,在咨询中,我们可以帮助你探索到问题的根源,理清你的关系模式,改变过往的创伤对现在的影响。探讨这样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和自我有怎样的联系?解构行为表象,了解自己和他人, 讨论如何去拥有更多的幸福体验。 如果你对此议题感兴趣,请先在我的主页了解一下基本的咨询介绍,然后进行预约。我目前不适合有自杀自伤,和有冲动攻击行为的来访,如果你有以上紧急的困扰,我会给您转介危机干预机构,和针对严重症状的精神科医生。对于有精神科诊断的来访,请您在初期访谈时告知。

    ¥599
  • 亲密关系

    你是否在亲密关系中受到这样的问题困扰? 亲密关系恐惧:心理渴求被爱,但总是难以进入亲密关系;当亲密关系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无法深入下去;总是回避亲密关系,内心总是害怕被抛弃;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双方无法沟通真实的情感; 沟通表达障碍:明明相爱却总陷入争吵,冷战耗尽热情,说出口的永远不是真心话 信任崩塌危机:发现伴侣出轨后,情绪在“原谅-猜疑”中撕裂,失去关系安全感 情感失联困境:同居却像合租室友,手机比伴侣更亲密,触碰时只剩机械式回应 重复性创伤:总是吸引控制型/回避型伴侣,仿佛在重演父母的关系剧本。总是容易会被某一类型的人吸引或者吸引某一类人,即使这样的关系并不让人满意; 分离焦虑漩涡:分手后持续自我否定,或为逃避孤独感匆忙进入下一段错误关系 性亲密冻结:身体抗拒接触,用“太累”逃避亲密,激情褪去后不知如何重建连接 选择迷茫:不确定这段关系是否要继续。在婚姻和恋爱中渐渐失去了自我。 自我是关系的产物,人的关系往往是内心的外显,心理咨询将为你打开健康关系的可能性:比如穿透表面冲突解析争吵背后的核心需求错位;识别“吸渣体质”与早期依恋模式的隐秘关联;解构爱冷淡背后的心理防御机制;建立健康的边界系统,摆脱讨好或控制的极端模式;在安全环境中演练冲突修复,打破“怕受伤-先攻击”的死结;停止强迫性重复,培养识别健康伴侣的“内在雷达”;从“索爱者”成长为“爱的生产者”,重建情感自主权,等等。 在咨询中,我们会探讨这样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和自我有怎样的联系?是什么阻碍了改变?如何去拥有更多的幸福体验?通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认识自己的情感和选择,更好的掌控人生。

    ¥599
  • 【半价初始访谈,做有准备的咨询】

    半价初始访谈的意义: 是给对心理咨询不了解,首次与我访谈的新个案,减少你在前期的付出成本。您可以在这50分钟之内去了解心理咨询是什么样子,以及咨询师是如何工作的,评估我是否能够理解你的问题,是否可以让你信任,是否可以一起为了你的目标并肩同行? 咨询师在初始访谈将完成两件重要的事: 1.我会在这50分钟去倾听了解你的故事,你的性格特征,以及你的渴望。通过你的叙述,我们会定位最困扰你的核心问题(如焦虑触发点、关系卡点等)。此外,尽量了解你的成长背景、应对模式,为后续工作锚定方向。和你分享可以从哪个思路去探索和分析,可以通过哪些自我成长努力更靠近你的渴望。以及最重要的是评估我们双方是否匹配。 2.心理动力学关注"症状背后的意义",“无意识对我们生活的和选择操控”,但无意识的信息往往会展露在渐渐放松和信任的关系里。如果要达到这样深度的理解,结合复杂的个案类型,也有可能评估访谈会需要1~4次。 3.初始访谈的局限性 不适合在初始访谈就希望给出成熟分析的和解决方法的来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高效的初始访谈会大概推测现在的问题需要从哪些思路入手去理解和分析,但无法给出非常准确的答案或者是解决方案。对自己的和他人的理解本身就是心理成长的一部分,也是改善我们生活状态的开端。而且无意识的呈现需要酝酿,开发我们潜意识里的智慧本身就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一个阶段和过程。 不适合在初始访谈中期待能够帮助自己做重大选择的来访。 当你为某些重大决策而焦虑时,咨询能够帮助你做的是更多的稳住自己的心态,理智结合利益的分析,以及真实自我渴望,和分析实现这个渴望的卡点。反而不鼓励寻找一位幻想中的全能人士来代替你做出选择。 不适合有自杀自伤,寻求紧急救助的来访。 如果你有以上紧急的困扰,我会给您转介危机干预机构,和针对严重症状的精神科医生,初始访谈无法提供及时和相应的帮助。

    ¥300
  • 新手咨询师成长指南和个人体验

    🌱 **致在迷雾中前行的新手咨询师:** 你是否正在经历—— 面对碎片化的行业信息,不知如何搭建系统成长路径,像入行但是信息鱼龙混杂 在流派选择、执业方向、个案来源中反复纠结 投入高额学费却难以转化实战能力 隐约意识到"咨询师需要先疗愈自己",却找不到专业支持 面对来访者时总被卷入情绪漩涡 个案结束后难以抽离的沉重感 督导中未被言说的自我怀疑,不知道如何先进行自己分析和疗愈 教科书理论撞上现实的迷茫时刻 我懂你的困境。 心理咨询行业没有"标准答案",但存在**专业成长的底层逻辑**。 本话题招募: 还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不知道如何开始学习的爱好者 持证但缺乏实战信心的新手咨询师 考虑独立执业不知如何起步的转型者 在个案工作中频繁自我怀疑的成长者 我有4000+小时的心理咨询经验,其中有一部分是心理学爱好者乃至心理学入行的新手,很愿意和同学们分享经验和答疑解惑。 同时由于多年的积累和自我意愿,壹心理平台已授权我为新手咨询师提供个人体验,经考核具备个人体验师的条件和素质,如果你有更多更深的自我分析和自我疗愈的愿望,我愿意陪你走过一段路程。

    ¥599
  • 职场心理

    你是否在职场中反复陷入这些困境? 职业倦怠与意义感缺失:每天机械性重复工作,内心空洞,质疑“这份工作真的值得吗?” 人际关系卡顿:与领导沟通时总莫名紧张,同事间的竞争演变为内耗,陷入讨好或回避的循环 压力失控与情绪崩溃:加班成为常态,失眠、胃痛频繁造访,焦虑像潮水般淹没理性思考 职业方向迷茫:在“稳定”与“热爱”间反复摇摆,不确定该坚守还是转型,恐惧改变却又不甘现状 拖延与动力冻结:明明任务紧急,却忍不住刷手机逃避,自我谴责与无力感交织 工作与生活失衡:被KPI绑架到失去生活,亲子关系、伴侣矛盾因疲惫而恶化 对于评价的焦虑:太在意他人的评价,感觉每天都在个人展现的舞台或者考试中,无法自己舒服的发挥 如果你正经历这些,我愿意陪伴你调整自己的情绪,深度剖析问题根源: 比如探索职业倦怠背后未被满足的价值需求; 解析人际关系冲突中的早期行为模式烙印;识别拖延行为下的完美主义或失败恐惧等等。我在不同性质的企业积累了很多职场心理的处理经验,知道再强的精英也于卡顿和困惑的时候,心理咨询给你的不是见招拆招,而是从一个职场难题入手,更好的探索和完善自己,增长自己的心理智慧。 如果你对此议题感兴趣,请先在我的主页了解一下基本的咨询介绍,然后进行预约。我目前不适合有自杀自伤,和有冲动攻击行为的来访,如果你有以上紧急的困扰,我会给您转介危机干预机构,和针对严重症状的精神科医生。对于有精神科诊断的来访,请您在初期访谈时告知

    ¥599

行家自述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00100008205415 中国CPS心理学会注册咨询师 中国政法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 企业EAP咨询师 首都师范大学高校签约咨询师 LGBT性少数群体友善咨询师 壹心理平台2022 2023年十佳咨询师。 专业保障: 定期个人体验 定期个人督导 定期团体督导 培训背景: 2015-2017中科院心理所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研修班(二年制) 2017年 美国注册咨询时MARK-YANG人本主义取向团体督导 2017—2020 中法长程儿童精神分析长程培训项目(三年制) 2018-2019接受注册系统督导师动力学取向个人体验 2016-2019 施琪嘉心理咨询师徒班(二年制,动力学取向) 2017年 赵然焦点解决咨询技术工作坊 2018-10-2019.3 盛心阳光EAP心理咨询师初阶培训 2016 国际认证HNMA临床催眠治疗师培训 2016(美)J BLACKMAN动力学防御机制培训(一年制) 2019-2021 徐凯文2019级心理咨询技能研修生(二年制) 2022 创伤心理学初中高阶段系统培训 2022-2025 曾奇峰工作室UM深耕计划长程系统培训(三年制,客体关系方向) 写给来访者的话: 人性都有裂痕,那正是光进来的地方。 个人经历: 从业10年,个案咨询时长4000+,接受团体督导300+小时,一对一个人督导约300小时。曾受邀于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中石油等多家企业,提供员工EAP心理服务。曾进驻北京多家公立院校,提供心理讲座和心理咨询,签约首都师范大学,擅长成年人与青少年的心理咨询个案工作。 学习心理学让我从更多元的角度看到这个世界,让我更加尊重多元和接纳每个人的不同,看到万事万物存在的意义,认识到尊重与慈悲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我想告诉您的是:今天你的伤痕,未必不是未来人生中的花纹。 我主要的咨询取向是心理动力学为基础的整合,以深度的视角去观察人们所遇到的问题,以涵容的心态去理解人们当下的状态。根据来访者不同特点和需求整合其他的技术,比如CBT、叙事、短程焦点、心理绘画等等。我的风格温和、抱持,又不失敏锐的觉察,喜欢陪同人们去寻找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探索潜意识的情感的同时拓宽现实中解决问题的视角,擅长中长程咨询设置下的自我成长和人际关系议题,特别是关系中的安全感缺失,自我成长中的自尊、自信不足。 擅长领域: 1.个人成长:性格完善、心理创伤、自我价值缺失、自尊和自信议题、安全感问题 2.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稳定、权威恐惧、沟通障碍、讨好型人格 3.亲密关系:婚姻关系、恋爱关系、依恋创伤 4.青少年发展心理问题 5.LGBT人群的心理困扰 咨询流程: 1.在确认咨询工作之前,如果您愿意,可以使用心理绘画技术帮我在更短期的时间内了解您的个人风格。也可以使用我开设的半价初始访谈,让我们先开展一次咨询前的相互了解。 2.正式开始咨询时的前1~4次是搜集资料,评估和梳理这些方向目标等阶段,这个阶段的意义重大,为了咨询师更好的针对您的情况构建咨询方向。咨询不是一个拔苗助长,或者一针见效的解决过程,它的效果是润物细无声的生长出来的,需要咨访双方一段时间的共同配合,特别是对一些人格成长和依恋问题,你可以根据前期咨询的感受,准备后期的投入。初始访谈后,结合您对咨询的主诉、个人特点和期望,我会评估您是需要短程还是中长程咨询,并和您一起探讨制定出相对明确的咨询方案。 3.关于咨询次数: 简单聚焦于某一个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可考虑短程咨询(1--20次),如果是与探讨早期个人成长经历、受原生家庭影响的的关系问题、长期较压抑的创伤情结、人格完善等等的主题,则一般需要进入中程(20-50次)、或者长程(50次以上)。适合长城还是短程的咨询,并非咨询师单方面能决定,根据来访的基础情况和目标,双方共同讨论。建议您提前1天和我私信协商咨询时段,我通常最晚会3个小时以内给您回复。 4.咨询设置: 稳定的设置是有效推进咨询的前提,请您认真阅读:如建立系统性的咨询,通常建议一周固定时间1-2次咨询,每次是50分钟。咨询时间是一种契约,留给您的时间即不会再对外开放,其它的来访只能等待,所以如果需要改约或者请假需要提前24小时私信通知,否则会扣除当次的咨询费。咨询中的迟到通常都是无法延时的,如果由咨询师导致的缺席和迟到,也会进行补偿。请假后通常会默认顺延下一个预留的时间段,如果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连续二次未到场,则无法保留为您预留的时段。 5.个人局限: 根据咨询师的自我评估,目前无法接待反复有自杀意念和行动的来访;无法接待有较严重的精神科医疗诊断,但抗拒医学治疗,仅依赖咨询的患者;因心理咨询是比较深入和细腻的工作,不适合希望一次咨询就获得有效建议和解决的来访,也不适合希望评估早期就给出解决方法的来访。 特别说明: 因心理咨询的话题的特殊性,每次咨询时长均为50分钟,不建议语音通话,优先推荐腾讯会议视频。如需线下约见情提前与我商议,咨询室需要提前预约,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SHOH现代城。

用户评价

暂无评价

暂时没有评价哦

常见问题

  • 「在行」能帮我做什么?
    展开
  • 如何开始使用「在行」?
    展开
  • 行家值得信赖吗?
    展开
  • 约见有什么规范?
    展开
选择约聊话题
人际关系
亲密关系
【半价初始访谈,做有准备的咨询】
新手咨询师成长指南和个人体验
职场心理
选择约聊方式

推荐专题